医院的急诊室,不仅是医院人员救死扶伤的“主战场”,还是开展医疗健康教育的“活教材”,发生过许多悲欢离合的故事。急诊室的患者里面,不少是心血管疾病发作实施急救的。
心血管类疾病,再加上脑血管类疾病,这两个抱团扎堆,已成为我国居民因病致死率最高的恶疾。心血管类疾病典型的是心梗,发病路径多见于:
动脉粥样硬化——血管出现斑块——心血管严重狭窄——供血不足——心肌缺血——心脏因缺氧绞痛——斑块加剧狭窄或破裂——出现血栓——堵塞血管出现心梗。
心梗不及时处置,拖延过久,很可能引起猝死。
某地三甲医院在数天时间里,先后抢救3例心梗病人,结果大不相同:一位病情受控,两周后出院;一位出现心衰,需要住院观察;一位确认猝死,不幸离世。是什么导致了不同的结果?
患者老周,72岁男性,晚饭后外出散步,回家后心前区发疼,老伴立即向医院上班的女婿电话咨询,女婿很快叫来救护车,在救护车上就紧急服用药物,在急诊室开展冠脉造影检查,研判病情需要植入支架,家属很快同意并实施,老周转危为安,2周后出院。
患者老罗,58岁男性,私营企业主,每天十分繁忙,连续几天感到牙疼和背痛,以为是上火不适,吃了消炎药不见好转,反而有心衰的表现,紧急送医后发现,拖得比较久,打通血管后情况仍不理想,只好在重症监护室观察。
患者大郑,46岁男性,公司管理人员,经常熬夜加班,一天晚上感觉胸闷难受,含服了缓解性药物后,不久病情加重,眼前发黑,在家人劝说下上床休息,几个小时后出现呼吸不畅、低压的问题,家人情急下开私家车送医,大郑在车上就不省人事了,到医院后还没来得及实施支架手术,就不幸去世。
这是某三甲医院抢救心梗患者的缩影,每个病例病情轻重不同、自我预判不同、家人重视程度不同、临机处置和用药不同,就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结局。
只要是符合条件的医院,都开通了胸痛或卒中“绿色救护通道”,既反应出心梗病情凶险,也折射出患者数量不少,更提示心梗的抢救要争分夺秒。
心梗的临床抢救,公认有6个小时“黄金抢救期”,在这个时间内越早获得正确诊断和处置,有很大希望能救回来,后遗症也比较较少,一旦超过6小时,意味着心肌细胞坏死超过70%以上,救治难度大大增加,如果超过12个小时,希望就很小了。
那么,这3个典型的病例,能看出心梗发生后,有哪些因素会决定病情快慢和预后好坏?具体是4个:
1、从堵塞部位看,心脏有3条大血管,前降支血管是最大的,这条出现堵塞,意味着更危重,即使确诊是前降支血管堵塞,堵塞部位不同,病情也不同。堵在开口处,也就是血管近端,比中间段更严重,堵在中间段比远端要严重。
2、从抢通时间看,临床上很多心梗患者,造影发现堵的位置是差不多的,为什么预后大不相同?很可能是血管抢通时间的差异,越早抢通越会转危为安,越晚则越被动,从发病到救治,尽量不要超过6小时。
3、从侧支循环看,有的心梗患者可能离医院比较远,路上耗费时间多一些,但也成功救过来了,很大原因是在心脏大血管堵住后,侧支循环可以帮助供血,减缓了心肌细胞坏死的速度。越是老年人,越可能有侧支循环,这是身体自我备份的救急方式。相反,如果中青年人没有侧支循环,心梗反而更严重。
4、从重视程度看,这是非常关键的救命招数,包括本人重视、家人重视、周边的人重视。所有患者都不知道心梗是堵在哪条血管,什么时候发生,但可以努力预防,从健康饮食、运动、控重、戒烟、戒酒、拒绝熬夜等做起,而且重视心脏发出的异常信号,发现不对及时就诊,没有误判和拖延。
40—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,要避免心脑血管类疾病,一定要重视8个身体生理指标,关注8类异常信号:
8个身体指标是:
体重指数不超过28,要低于24最好;
心率不超过90次/分,静息状态下60—80次/分最好;
血压不超过140/90mmHg,要低于120/80mmHg;
血糖不超过7.0mmol/L,要低于6.1mmol/L,随机血糖不高于11.1mmol/L;
低密度胆固醇不超过3.4mmol/L,要低于2.6mmol/L,高危人群还要更低;
甘油三酯不超过2.3mmol/L,要低于1.7mmol/L;
尿酸,男性低于416μmol/L,女性低于357μmol/L;
同型半胱氨酸不超过15μmol/L,要低于10μmol/L。
8个异常信号是:
半夜憋气把自己闹醒;身体在活动时感到胸闷不适;出现反复不明的心慌心悸;经常心烦意乱且尿频;老是感到乏力没精神;莫名大汗或盗汗;出现眼前发黑的现象;牙痛或肩背疼痛没有缓解。
Powered by 江南出行app下载安装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